計算機在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企業的生產管理而言,目前已進入高級階段,即配合企業全面地利用計算機,在企業生產和作業管理中開發和利用計算機,并將內部信息與外部環境信息交流和共享,全面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計算機在生產管理中的應用領域
利用計算機進行生產的計劃和控制,主要包括生產計劃系統、網
(一)生產計劃系統
一般應首先分析產品及生產過程、原材料供應狀況、產品的生產周期等情況。
1.產品出產大綱
編制產品出產大綱的主要任務是規定各種產(成)品的計劃產量。主要分析以下因素:①目前的產品產量;②計劃期產品的預測需求量與目前產品產量的差別③計劃期產品的預測需求且與近期平均預測需求量的差別④產品的目前庫存量與庫存量定額的差別。
在編制生產計劃之前,必須研究產品的需求情況。
2.分解產品生產大綱
為了將產品出產大綱進一步細分,需要開展下列工作:
(1)確定產品的構成。主要確定具有不同生產前提的產品元件(部件、零件、毛坯等)的構成矩陣。
(2)零部件、毛坯生產計劃。在既定的產品產出大綱和構成矩陣的基礎上,建立模型決定零部件、毛坯的計劃產量。
3.計算生產工人數量
生產工人數量應該根據相應的勞動工資政策,并對提高工時利用率與保持工人的相對穩定性進行權衡比較而決定。首先根據各車間的產品計劃產量、單件工時以及調查時間定額等計算各車間的制造工時和全廠制造工時,并據此計算全企業生產工人的需要量。
4.庫存控制
庫存控制是衡量生產效率的一項關鍵工作,主要應做下列工作:
(1)確定庫存定額:為了保證生產的均衡性,應力圖保持產品及元件、原材料的庫存量處于正常水平。
(2)校核庫存量。
(3)原材料訂貨,對原材料庫應采取定期檢查工作制。
5.生產計劃系統的評價
通過上述各步驟,進行方案選擇,主要分析下述指標。
(1)服務水平:評價所設計的生產計劃系統是否保證滿足產品需求的程度。
(2)工時利用率:反映各計劃期勞動工時利用情況。
(3)生產與庫存費用:計算和比較在不同的生產計劃方案之間表現有差別的生產與庫存費用項目。
(二)生產作業計劃系統
生產作業計劃工作包括計劃與實施兩大部分,計劃部分的主要內容有生產期量標準制訂和生產作業計劃編制,利用計算機輔助生產作業計劃管理決策,已成為現代生產管理中的重要手段。
開展生產作業計劃系統咨詢中,應參照相應的計算機模型,參考下列評價指標。
(1)生產類型;
(2)產品在工序之間的移動方式
(3)平均流動資金占有量;
(4)加工周期;
(5)平均月產量;
(6)生產與庫存費用;
(7)設備平均負荷串。
(三)供應——生產——銷售系統
將企業生產系統與外部緊密聯系起來,確定系統的構成。這個系統由供應商、用戶、零售商店、物資分配中心、制造工廠倉庫及制造工廠組成,系統的各級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關系。一般說來,從用戶逐級向上直至制造工廠存在若產品需求關系,而從制造工廠逐級向下直至用戶存在著供應貨品,滿足需求的關系。在各級之間,自然會形成錯綜復雜的物資、人員、資金和信息的流動。物流主要表現為制造貨品、庫存貨品、發送貨品以及欠交貨品等形式。信息流主要表現為逐級遞交訂貨單以及各級之間相應的信息反饋。物流和信息流的各個階段都需占用一定的時間,也即產生一定的時間延遲,如準備訂貨單、郵寄訂貨單、處理訂貨單、制造貨品、庫存貨品、發送及運輸貨品等等所造成的時間延遲。因此,利用計算機建立此模型,需要深入分析系統各環節的定性關系和定量關系,從而探索較優的供應一—生產——銷售管理決策。
二、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的特點
計算機在管理中的應用,經歷了單項數據處理階段、綜合數據處理階段和系統數據處理階段。只有到了系統數據處理階段,才對現代生產管理產生重大影響,下面著重介紹在系統數據處理階段,計算機在管理中的輔助作用。
1.管理信息系統
管理信息系統是在單項數據處理和綜合數據處理的基礎上,將用于各管理于系統的計算機及功能集中起來,利用網絡與通訊技術,對企業內部信息進行收集、加工、存儲、傳遞和利用,輔助各級管理人員有效地履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職能,實現企業經營的總目標。主要的特點是:
(1)處理方式以實時處理為主,可以兼容對比處理處理等;
(2)數據按一定的方式存儲在數據庫;
(3)可與外界聯網,交互信息、共享資源;
(4)在管理功能上,主要對應戰術管理層;
2.決策支持系統(Decision SuppoH System,簡稱DSS)
是面向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決策。運用了運籌學、數量經濟學、應用系統學以及系統模擬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包括模擬技術、專家系統 等。
3.辦公自動化系統
將多媒體技術用于處理辦公事務,如文字處理,數字處理以及閣形圖像和聲音的處理等。
4.電子數據交換
這是指在企業內部分級網絡系統的技術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與外界的信息共享和交換。
5.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在加工制造企業中將市場預測、產品設計、加工制造、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構成有機的整體,實現企業全過程的自動化。綜合了管理信息系統、網絡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等于一體。
6.計算機集成信息系統
CIIS是一種面向企業管理和生產的計算機化的理想模型。
總之,計算機輔助生產管理己成為現代化生產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在開展這方面的咨詢過程中,要在全面分析現有企業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開展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推廣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