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以后,企業面臨的環境越來越復雜,主要來自幾個方面:一是高科技時代的外擊,諸如計算機網絡、新材料、生物技術、自動化技術、制造業新技術、能源新技術等。二是市場經濟全球化的壓力,稀缺的資源在全球范圍流動;三是知識經濟的呼喚.知識日漸成為核心生產要素和價值主體;四是企業文化的要求,成為進入全球化管理大系統的護照,跨文化研究和管理風靡世界。因此,面對如此復雜的管理環境,企業管理工程系統的優化成為21世紀運籌的新舉措,主要課題是:集成管理。
企業的集成管理,是指將企業內外部的軟硬件要素,按照企業的戰略目標和市場的需求加以優化重組,形成管理創新機制,從而達到資源利用最優化和經濟、社會效益的最大化。例如,中國石化的管道儲運公司,在大中型技改項目的管理過程中,改變過去以分工理論為基礎的職能部門監管,創新管理思維,突出一體化的整合思想,融合11個相關職能部門,從集成監管的機制建設人手,對項目集成監管的識別結構、價值結構、規范結構、持續改進結構進行設計,并對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評估、項目實施、項目竣工驗收、項目后評價等全過程實施集成監管,取得了良好的集成管理效應。
企業集成管理的源動力是管理創新,包括原始創新和引進消化創新。前者是圍繞已有系統購核心,按照企業的主導戰略把相關緊密部分和緊密要素連接起來,創新管理機制,使之發揮更優的一體化功能;后者是以某種現存的系統為基礎,以結構功能優化為目的,構建新的運行機制。以原始創新為例,中國石化把3B管理納入戰略管理結構,從生產現場運營管理的基礎建設人手,從新的角度和層面整合相關要素,構建管理標準,實施逆向一體化集成管理,打造管理品牌利器;以引進消化創新為例,中國石化在全系統一百多家分子公司整合企業管理流程,以ERP、HSE、內控制度等為框架,構建新的運行管理機制,實施集成管理。